點關注,一起學習更多養牛知識!
從今天起,我們將在持續推羊、養豬方面的知識外,再為大家帶來養牛方面的知識,希望大家持續關注。在國內養殖方面,我們的知識是且權威的,請大家放心學習,有需要交流的地方,留言。
我國是一個養殖肉牛的大國,肉牛品種資源非常豐富。20世紀80年代,為了提高肉牛的產肉力,開始對黃牛進行雜交改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其中,肉牛的存欄量自1999年、牛肉產量自1995年以來,一直穩居世界第三;全國人均牛肉占有量已達到5.7千克,是改革開放初期的近30倍。通過外國肉牛品種的引進和我國黃牛的選育提高,飼養管理技術的研發和普及以及產業經濟的拉動,形成了東北、中原、西部和南部四大肉牛飼養優勢產區和加工優勢產區。但是,肉牛養殖產業也存在一些問題,如雜交改良和地方品種資源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;肉牛數量雖然比較多,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,肉牛單頭胴體產肉率卻很低。
夏南牛(南陽牛與夏洛來牛雜交品種)
為進一步提高肉牛產業的生產效率,推廣肉牛養殖先進技術,提高肉牛育肥場、屠宰與牛肉加工場的科學飼養管理水平,我們組織了理論與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,收集了當前肉牛養殖的先進技術成果,編寫成本書。
首先,我們來回答個問題,我國有哪些主要的肉牛品種。
根據產地不同,我國肉牛大致劃分為北方牛、中原牛和南方牛三大類型,北方牛包括蒙古牛、哈薩克牛、延邊牛,中原牛包括秦川牛、南陽牛、魯西牛、晉南牛等,南方牛包括南方各省的黃牛品種(如湘西黃牛等)。中國黃牛素以肉味濃香、適口性強著稱,包含著進一步改進現代良種所需要的基因資源,價值不可低估。
南陽黃牛
三大黃牛群體各具特征,北方牛身體矮小、單薄,骨骼輕細,肌肉不充實。皮厚毛長,多為黃褐、紅褐色,黑色次之,也有少數黃白花和黑白花。頭大而方,眼大而略突,角細長,質細致,頸薄長,垂皮小,鬐甲低;胸深而窄,背腰平直,尻狹而斜,肢短而粗,體高一般在100~130厘米。中原牛體格高大,骨骼粗壯,頭小頸粗,垂皮發達,肌肉豐滿,肋圓胸寬,毛色以紅褐與黃褐居多,是我國黃牛中品質的類群。南方牛體軀矮小而短,肌肉豐滿而體形渾圓,骨細、皮薄、毛稀,垂皮發達,鬐甲隆起。
蒙古牛
我國地方良種黃牛具有耐粗飼、抗病力強、性情溫順、適應性好、遺傳性穩定、肉質好等優良特性,肉役或役肉兼用。與國外肉牛相比,中國黃牛也存在生長速度慢、后軀發育不良、母牛泌乳量少等缺點,直接影響了肉牛生產性能。
中國黃牛均屬于中等體形的晚熟品種,6月齡以內的哺乳犢牛生長發育較快,6月齡至4歲生長發育減慢,日增重明顯降低。中國黃牛產肉性能良好,平均凈肉率高,在良好飼養條件下,日增重能達到800克以上。高度育肥后,屠宰率60%以上。中國黃牛肉質細膩,脂肪分布好,滋味鮮美,肌肉纖維細致,肉味濃而不腥膻;肉骨比高,胴體脂肪比例低、肌肉比例高,眼肌面積大,可用來生產高檔牛肉。
更多養牛知識請關注本號其它文章,如果本文對您有用,請